







项目背景:乡村旅游住宿的数字化品牌升级
位于波兰Bolimów Landscape Park的Bolimówek小屋,凭借其全木制内饰与自然景观吸引着城市游客。为满足线上营销需求,华沙设计工作室Tinge通过视觉识别设计(VIS设计)系统,将线下体验转化为可传播的数字资产
1。项目核心目标是通过品牌视觉语言传递”自然共生”理念,与波兰传统工艺文化深度绑定。
公司简介:Tinge的在地化设计哲学
作为波兰新兴设计力量,Tinge以”文化解构主义”著称,擅长将本土遗产转化为现代设计语言。其创始人Izabela Piotrowiak提出的”三层设计模型”(文化遗产-技术实现-用户体验),在Bolimówek项目中得到充分体现。团队曾获2024年红点设计奖,代表作包括华沙老城改造视觉系统
3。
设计理念:传统工艺的现代转译
项目采用”双轨制设计策略”:
- 色彩基因提取:主色选用深胡桃木色(#5B4429),源自小屋内部木材肌理,通过CSS渐变实现昼夜光影变化
- 字体叙事构建:以波兰民间剪纸艺术为灵感,定制37个SVG图标库,与Laic Type Foundry的Eklektyk字体形成视觉对话
- 空间符号系统:将河流、草地、森林三种自然元素转化为可复用的三角图案模块,应用于门牌、导视系统等15类场景
视觉形象:从平面到空间的沉浸体验
视觉识别设计系统实现三大突破:
- 动态色彩引擎:开发基于地理位置的AR滤镜,游客扫码可触发实时环境色彩匹配
- 模块化应用:27种基础图形可组合成家具陈设图、物料包装等9种应用形态
- 文化触点设计:在入住手册中嵌入AR互动模块,扫描剪纸图标可观看工艺制作短视频
Logo设计:传统与现代的共生
新标志采用负空间剪纸手法,将小屋轮廓与三元素图标融合:
- 主图形由6片可拼接的木质纹理构成,最小识别尺寸优化至3mm
- 字体部分采用Eklektyk的变体设计,字母”B”与”M”融入剪纸线条
- 提供木质烫金、亚克力蚀刻、织物刺绣三种材质方案
识别颜色:数据驱动的色彩心理学应用
色彩团队通过眼动实验验证了三级配色系统的有效性:
- 主色深胡桃木(#5B4429):营造温暖归属感,提升用户停留时长23%
- 辅助色焦糖棕(#8B654E):用于餐饮系统,增强食物诱人度18%
- 点缀色松石绿(#2E8B57):应用于环保宣传物料,强化可持续理念记忆度
其他内容:从视觉到体验的完整闭环
CI设计系统延伸至运营场景:
- 开发基于Kasper Nordkvist Uncut Sans字体的动态排版工具,适配不同设备屏幕
- 设计可回收材料包装系统,所有印刷品采用FSC认证纸张,碳足迹降低35%
- 开发AR导航应用,游客可通过扫描场地导视获取多语言语音讲解
设计师/设计公司介绍:Izabela Piotrowiak的在地化设计实践
作为波兰文化部”传统工艺数字化”项目顾问,Piotrowiak在Bolimówek项目中创新性地将Kurpie剪纸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。其团队独创的”文化基因库”方法论,已应用于华沙老城改造、波兹南陶瓷品牌升级等20+案例
文章小结
本次视觉识别设计案例证明,品牌设计在乡村旅游领域的应用已突破传统范畴,演变为文化传承与用户体验的数字化桥梁。Tinge通过动态VIS系统与在地文化的深度融合,不仅提升了Bolimówek的品牌资产价值,更为行业提供了企业形象设计(EI设计)的创新范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