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创意与商业的交汇点,柏林的全球创意机构IMAGINE自诩为“思考者与制造者”,正通过音乐与声音的力量,提升品牌互动与故事讲述的层次。作为一家集合多学科、创业精神的创意集体,IMAGINE的工作游走于创意与商业、直觉与技术、理性与感性之间,展现出独特的魅力。
核心关键词:IMAGINE、Hyperfocus、品牌身份、音乐与声音、创意与商业
为了塑造IMAGINE的品牌身份,汉堡的设计工作室Hyperfocus接下了这一重任。他们设计了一套既能呼应IMAGINE激发情感的精神,又能同时吸引挑剔的代理机构和音乐爱好者的设计系统。
Hyperfocus从标志性杂志如i-D、The Face和Popeye的叛逆精神,以及DIY粉丝杂志的原始能量中汲取灵感,打造出一种既怀旧又富有表现力的美学风格。据Hyperfocus联合创始人Paul Watmough-Halim介绍,这些出版物“都存在于其吸引特定群体的语境之中,与这些群体产生共鸣”。在这种内容精神的指引下,编辑设计成为了一个实验和重塑规则的空间。“我们非常喜欢创造一个有语境的品牌这一想法,”他补充道,“而不是一个单一可识别的外观。”
基于这一理念,工作室开发了一种生动且无拘无束的视觉语言,旨在“反映制作音乐的过程”。这给了团队使用“可变字体、复古风格的3D渲染字体——基本上是我们想用的任何字体”的空间,Watmough-Halim说道,他们更倾向于构建一个广阔的品牌“世界”,而非传统的品牌框架。
在这个品牌世界中,Hyperfocus玩转各种排版风格和效果,3D图形让人想起童年节目《宇宙巨人希曼》、《霹雳游侠》和《太空堡垒卡拉狄加》中炫目的片头序列。这些引人入胜的图形与Maxitype的犀利衬线体Rhymes Display斜体和newglyph的Crystal超粗体形成了鲜明对比,却又和谐共存。
为了防止整体风格过于混乱,Hyperfocus用简洁而“结构化”的品牌元素——圆圈和形状轮廓来平衡字母的大胆表达。这些元素不仅灵活适应各种布局,还作为图形和图像的框架设备。Watmough-Halim表示,这些元素“与编辑设计也紧密相连,将其锚定在杂志设计的世界中”。
通过这次合作,IMAGINE不仅获得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品牌身份,更通过音乐与声音的融合,展现了创意与商业的无限可能。Hyperfocus的巧妙设计,让IMAGINE的品牌故事更加生动、有力,也为其他品牌提供了宝贵的灵感和启示。